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翼翼小心 - 教育百科
ˋ
ˋ
ˇ
  • 漢語拼音 yì yì xiǎo x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yì xiǎo xīn
解釋:
非常的小心、謹慎。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是日立論,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也作「小心翼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翼翼小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yì xiǎo xīn
釋義:
即「小心翼翼」。見「小心翼翼」條。01.漢.趙曄《吳越春秋.卷一○.句踐歸國外傳》:「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02.明.張鳳翼《灌園記》第一○齣:「你須知翼翼小心,休辭憚晨興夜寢,為人役服勞奉承,休只管飢餐渴飲。」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小心翼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典源:
此處所列為「小心翼翼」之典源,提供參考。 ◎1《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1)此文王(2),小心翼翼。昭事(3)上帝,聿懷(4)多福。厥德(5)不回(6),以受方國(7)。

〔注解〕 (1) 維:語氣詞,無義。 (2) 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3) 昭事:以明德事奉上帝。 (4) 聿懷多福: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聿,音ㄩˋ,發語詞,無義。 (5) 厥德:德行。厥,語助詞,無義。 (6) 回:邪也。 (7) 方國:四方諸侯之國。 ◎2《詩經.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書證:
01.漢.趙曄《吳越春秋.卷一○.句踐歸國外傳》:「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02.明.張鳳翼《灌園記》第一○齣:「你須知翼翼小心,休辭憚晨興夜寢,為人役服勞奉承,休只管飢餐渴飲。」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翼翼小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