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桶箍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odnartanc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匈牙利之托凱(Tokay)酒製造地赫久亞(Hegyolja)地區的一種環舞。此舞是描述在酒桶製造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技巧,因此舞中有許多如:鋸木、安裝酒箍等姿勢與動作,通常均以吉普賽音樂伴奏。桶箍舞由六位舞者,在葡萄收成的季節表演,其中一位舞者表演平衡功夫,隨著節奏搖擺手中斟滿酒的杯子,但不能使酒溢出。舞者圍成圓形,每位舞者手持不同樣式之鐵環,而鐵環由低而高,全體舞者以跑步或跑跳步之方式,向同一個方向環形移動,然後再一同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如此反覆三次,每次圓圈漸次縮小一些。然後即表演各種花式:每人跳過由鄰伴所低放在地之鐵環;將兩個環形成一拱形,其他舞者自下面穿過;舞者面向圓心,每人將鐵環交織,然後整個圈子轉動三次;每人再將相互交織的鐵環舉起又落下,如此三次,同時一面唱詩文,並在滿地交疊之鐵環的空隙中,進出起舞。若要改變花式之隊形或方向,則悉聽領導人跺腳為號,音樂亦隨花式而改變。最終,舞者會排成一圓圈,高舉鐵環,由第六位舞者搖擺酒杯;站在圓圈中心者高唱《紳士先生從酒杯中飲酒》,同時在一馬鐙型之鐵環底部,放置一滿杯酒,由其手提鐵環之上方,夾於食指與中指之間。酒杯並非固定於鐵環之上。舞者隨音樂節奏搖擺鐵環與酒杯數回,每回搖擺八次,然後左膝跪地,背部轉動,繼續搖擺酒杯然後再換右膝跪地,作同樣動作。最後舞者起立,鐵環與酒杯仍在擺動,此時圓圈上之舞者,將鐵環撞擊在一起,以示表演成功,整個演出亦於此結束。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桶箍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