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翠玉白菜 - 教育百科
ˋ
ˋ
ˊ
ˋ
  • 漢語拼音 cuì yù bái cà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uì yù bái cài
解釋:
利用翠玉天然色澤雕成白菜狀的玉雕器物。我國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顆高約十八點七公分的翠玉白菜,由白綠相連的玉雕砌成白菜狀,葉梢上亦雕有草蟲,栩栩如生,可能為清代時的作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翠玉白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
介紹: 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它們可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的嫁妝象徵其清白,並企求多子多孫。雖說翠玉這個材質與白菜造型始風行於清中晚期,白菜與草蟲的題材在元到明初的職業草蟲畫中,屢見不鮮,一直是受民間歡迎的吉祥題材。除此之外,包心葉類的蔬菜也曾被唐代的詩人杜甫用來作為政治環境惡劣、懷才不遇的隱喻,在文人畫的傳統中,亦被引用來作為繪畫的主題,以表述類似的心情,暗諫為政者的昏庸。在乾隆四十年(1775)的一首名為<題和闐玉鏤霜松花插>的御製詩中,作為帝王的清高宗,從以包心葉菜為造型的花插,聯想到以杜甫詩中園吏不識嘉蔬之隱喻為藝諫的傳統,而有所警惕;詩云:「和闐產玉來既夥,吳匠相材製器妥。仿古熟乃出新奇,風氣增華若何可,菜葉離披菜根卷,心其中空口其侈。插花雅合是菜花,緋桃雪梨羞婀娜,民無此色庶云佳,藝諫或斯默喻我」。不過相信無論是此位宮廷作坊中的工匠,或是製作翠玉白菜的玉匠,都只是發揮創意、巧藝,為順應贊助者喜好而創作,但是由於並未留下相關的資料記載,也留給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
作者:
作品年代:
作品尺寸: 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
圖片: 翠玉白菜
資料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_翠玉白菜
授權資訊: 相關規範均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1.0版」及「CC BY 4.0」辦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