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花明柳暗 - 教育百科
ˊ
ˇ
ˋ
  • 漢語拼音 huā míng liǔ 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ā míng liǔ àn
解釋:
形容綠柳茂密,繁花似錦的美景。唐.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也作「柳暗花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花明柳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huā míng liǔ àn
釋義:
即「柳暗花明」。見「柳暗花明」(一)。01.唐.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02.《蕩寇志》第五回:「父女二人又行了三四十里,一路花明柳暗,水綠山妍。」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柳暗花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柳暗花明」這句成語本來是用來描寫風景。柳色較深,對映出明豔的花色,正是綠柳茂密,繁花似錦的美景。在唐詩裡多見,例如王維的〈早朝〉詩:「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武元衡〈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鳳翔〉詩:「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酒換離顏。」也作「花明柳暗」,如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這個意思今日也常用。如:「陽明山春天景色柳暗花明,最是迷人。」(二)宋代詩人陸游有一首〈遊山西村〉詩,裡頭曾用「柳暗花明」來形容風景,陸游原詩詩句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說水路很曲折,坐船行於其上,本來以為前頭已經無路了,誰知轉個彎,本來深暗的景色,豁然開朗,出現眼前是一片明亮的景色。就是因為陸游的這兩句詩,後來「柳暗花明」可以用來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梁啟超〈外交歟內政歟〉一文有段話說:「我們讀西洋史,真是越讀越有趣,處處峰迴路轉,時時柳暗花明。」用的就是這個比喻義。
典源:
此處所列為「柳暗花明」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唐.王維〈早朝〉詩(據《全唐詩.卷一二六.王維》引)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1)。城烏睥睨曉,宮井轆轤聲。方朔金門侍,班姬玉輦迎。仍聞遣方士,東海訪蓬瀛。

〔注解〕 (1) 鳳城:帝都,指長安。(二) 宋.陸游〈遊山西村〉詩(據《陸放翁全集.劍南詩稾.卷一》引)莫笑農家臘(1)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3)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4)無時夜叩門。

〔注解〕 (1) 臘:臘月,指陰曆十二月。 (2) 豚:小豬。 (3) 春社: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求農事豐收。 (4) 拄杖:扶杖。拄,音ㄓㄨˇ,支撐。
書證:
01.唐.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02.《蕩寇志》第五回:「父女二人又行了三四十里,一路花明柳暗,水綠山妍。」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花明柳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