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底特律自行登記流通制度(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troit Self-Charging System
作者: 郭麗玲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29年,阿飛林(Ralph A. Ulveling)在底特律公共圖書館(Detroit Public Library)所發展出的這套著名的底特律自行登記流通制度,可說是1900年紐瓦克系統發明以來,圖書館作業上最大的進步。此系統是基於圖書館讀者的主動合作,它的許多例行工作都和紐瓦克系統相似,主要的差異在:使用閱覽證而非借書證;同時,到期單不貼在書上,而是將預先蓋好的到期日期卡插入書袋中。
  有關借閱的手續是:借書人在書後卡第一個空格中寫上其圖書閱覽證號碼,然後把書和閱覽證一起交給流通工作人員,查對無誤後,留下書卡並將蓋好到期戮的到期卡插入書袋中,將閱覽證還給借書人,即完成借書手續。書卡依分類號排入當日的流通檔中,若小說不分類則依作者姓名排列。還書時,查對是否逾期,若逾期則繳交罰款;然後依到期日期在流通檔中找出該書之書卡,放入書袋中,日期卡抽出供以後再用,還書就可以上架準備下一次的外借。
  此制的優點有:(1)借還書手續快速省時:借書人只填寫閱覽證號碼,而流通人員也不需在借書卡上蓋日期戮,到期卡可以在借書人少的時候先蓋好;同時,還書時不用閱覽證,手續簡便;(2)資訊正確:只有一個閱覽證號碼要查對,且由借書者及流通人員雙重檢查,錯誤發生的可能較小;(3)不貼到期單,使書籍看來更整潔而吸引人;(4)避免爭辯:書卡上填寫的閱覽證號碼是借書人的親筆跡,證明此書確由其本人借出;(5)容易處理借期不同的圖書:借期(7天、14天或28天)在每本書的書卡上都已註明;(6)流通的圖書數量及類型,均有永久的紀錄;(7)圖書之汰舊和清點工作,都很容易執行。
  其缺點為:(1)預約系統的操作費時繁瑣;(2)需要讀者參與借書之手續;(3)有些日常例行性工作較花時間,如人工的分類、建檔及借出紀錄之統計、書卡的打字等;(4)在擁擠時段中,流通臺秩序混亂,易造成錯誤;(5)每本書都需要有書後卡、書後袋和日期卡;(6)必須建立兩個必要的登記檔:一個是借書人姓名的文字順序檔,另一個是借書人閱覽證號的數字順序檔。
  整體來說,底特律自行登記流通制度仍不失為一種省時省力的流通方法,較紐瓦克系統有諸多改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底特律自行登記流通制度(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