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鶴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huī h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ī hè
解釋:
玄鶴的別名。參見「玄鶴」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灰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灰鶴
英文名: Grus grus
描述:
前額和眼先黑色,被有稀疏的毛狀黑羽,冠部幾乎無羽,呈紅色;眼後有一白斑穿過耳羽至後枕,再沿頸部向下到上背;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尾尖和尾上覆羽為黑色,其餘體羽皆為石板灰色;三級飛羽灰色,先端略黑,且延長彎曲成弓狀至羽端,羽枝分離成毛髮狀。虹膜從黃色到紅褐色或深紅色;喙青灰色,先端略淡,呈乳黃色;跗蹠灰黑色。
分布:
繁殖地主要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歐洲的北部和東北部,向東到中國的西部和東北部以及蒙古北部和俄羅斯東部。越冬地在法國、阿拉伯半島、非洲西北部和東北部、中東、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土耳其和西藏高原有分散的繁殖種群,在日本、朝鮮半島和北美西部為偶見的冬候鳥。本種是15種鶴類當中分布最廣泛的種類。臺灣僅出現在蘭陽溪口。
作者: 顏重威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on Crane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Grus grus
形態:
體長約110~120公分。喙黃色,腳黑色。頭頂至後頭皮膚裸露,呈紅色,前額、後頭至頸部以及下頜至喉部黑色,眼後白色。下背部灰褐色,身體其餘部分灰色,有白色羽緣。下背有延長下垂的深灰色飾羽,展示時會豎起。
分布:
分布於歐洲及亞洲,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地區繁殖,度冬區在非洲北部、亞洲南部的印度和東南部。
生態習性:
食物的種類包括昆蟲、蛙類、鼠類、種子和綠色植物嫩芽、草莖等。叫聲洪亮,遠遠地就可以聽到。在飛行和求偶展示時都會發出叫聲。求偶的舞蹈引人注目,灰鶴不僅在求偶的時候跳舞,有時候一小群在一起的灰鶴也會跳起舞來。舞蹈的過程包括繞圓圈行走、低頭、像跳芭蕾依樣轉圈,銜起地上的小東西甩過頭頂,並間雜著向空中高高地跳起。有時候配偶會面對面站著,翅膀張開,將喙指向天空,並且發出喇叭似的叫聲。築巢地點通常靠近水邊,或是在水上,由蘆葦、草和其他植物堆積成一個小丘,中央下凹。由於灰鶴需要大片未經開發的草地、沼澤地或是樺木林地作為繁殖區,因此隨著人類開發的腳步,灰鶴的繁殖區面積減少很多。遷徙時常成群飛成V字形。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科:
鶴科(Family Gru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灰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