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李特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edtke, Max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李特克是德國教育人類學家,有許多教育人類學的專著與論文;他是以進化的觀點來探討人與教育的關係。
  他認為教育人類學的研究,必須採用特殊的方法,也就是用具有自然科學概念的人類學理論,來處理教育人類學的問題,因此教育人類學也具有科學的理論。它所顯示的意義是:教育人類學的科學理論是為建立教育之人類學的基礎,也為教育行為建立預先的架構,同時也解決教育實際的問題。這樣對於生活情境的改善有幫助,並了解在生活情境中教育行為的反應。
  教育的決定和教育態度,無論是個人或團體,都是要用科學的眼光去衡量。因此教育人類學的研究,應該有很多可用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於人的能力的發展、行為態度的表現方式、發生的因素、環境的條件等,提供解釋。尤其是「完整的生物學資料」,更迫切需要。
  以上理論在說明教育人類學的研究,需要接受生理發生學的資料,用這些資料來了解人的生理條件。生理學或生物學,近些年來的發展已經科學化,它們也有助於教育人類學的科學化。教育人類學除了接受生理發生學的資料外,還必須接受文化的陶冶財。從文化現象可以了解人,因為文化是由人所創造,而且人是生活在文化裡的。於是完整的教育人類學必須強調兩種現象:一為有機現象,一為文化現象;前者採用生理發生學的資料,後者採用文化學的資料。
  他又認為在教育人類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進化」(evolution)。「進化」蘊涵有「發展」的因素,因為進化與發展本來就有密切的關係。教育人類學有下列特殊的意義:
  1.肯定人的教育需要性和教育能力。
  2.研究人性,分析人的能力、態度,分析時可列出項目表。
  3.肯定人的能力發展,從生態學的觀點,探討那些環境的條件與態度的因素發生問題時,人的能力會如何發展。
  4.提出有關規範、價值、態度取向、意識形成、需求、動機、學習等重要問題。
  5.幫助人們從固定的情境中了解可信的教育行為,也就是事先獲得資料,然後從資料中去研判。並以獲得的外在經驗和累積的知識,去肯定這種研究方法的價值,尤其是許多教育問題要大部分能掌握。
  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多利用資料,這是科學研究的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李特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