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管理方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nagerial Grid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管理方格」係由布萊克(Robert R.Blake)和毛頓(Jane S. Mouton)以「關心員工」(concern for people)和「關心生產」(concern for production)為二個基本向度所建構出來的領導風格理論。如圖所示,座標的兩個軸各有九個點,共可得出八十一個方格,代表八十一種可能的領導方式,故名之「管理方格」。
  在圖中所顯示的八十一個可能組合關係中,最具代表性者有五個,依所在位置分別命名為「1‧1型」、「9‧1型」、「1‧9型」、「5‧5型」、「9‧9型」之各種領導風格。此五種風格的行為特性分別是:
  1.「1‧1型」(無為而治型):對於生產和人員的關心程度均低,採取無為而治的領導態度,只要不出差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9‧1型」(權威-服從管理型):關心生產,而較不關心人員;要求達成任務和效率,但忽視人員之需求滿足,並盡可能使人的因素不致干擾任務進行。
  3.「1‧9型」(鄉村俱樂部型):較不關心生產,但特別關心人員;注意人員需要是否獲得滿足,重視友誼氣氛和關係的培養,但可能忽視任務績效。
  4.「5‧5型」(中庸型):採中庸之道的領導方式,對於生產和人員均給予適度的關懷。
  5.「9‧9型」(團隊精神型):對於生產和人員都非常關心;藉由溝通和群體合作以達成組織的目標和任務。
  依據布萊克和毛頓的看法,「9‧9型」(團隊精神型)領導,在大多數的組織中很可能一面有助於組織實現其目標,一面又有助於成員保持高昂的士氣。李克特(Rensis Likert) 曾以三十年的時間,調查了二十萬名公司經理和職員,發現團隊精神型的領導,較其他領導型式的組織績效要高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為最理想的選擇。
  另外,布萊克和毛頓也認為,產業組織最常用的是「5‧5型」的領導方式,其次依序為「9‧9型」、「9‧1型」、「1‧9型」和「1‧1型」。他們同時也認為,領導者個人的職業成就越高,所採用的領導方式越接近「9‧9型」和「9‧1型」,越不可能接近「5‧5型」和「1‧9型」。
  
  資料來源:Robert R. Blake and Jane Srygley Mouton, Managerial Grid Ⅲ (Houston, Tx: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1985),p.1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管理方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