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性發展 - 教育百科
群 | |
性 | |
發 | |
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cial Development |
作者: | 李琪明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群性發展是指融合個體與群體和諧發展的動態歷程。對於群性發展的相關研究可在發展生物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及生態學與演化論(Ethology and Evolution)等學科中發現其蹤跡,所以群性發展可說是一個科際整合的重要課題。 群性發展強調的是由個人融入群體的歷程,但是這個歷程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亦即個人不僅被動地改變自我去適應社會,有時亦發揮主動的功能對社會產生影響。因此,群性的發展並非排除個性,而是使個性與群性更為調和。 群性發展就其主題而言,通常包括依附、社會認知、道德、攻擊、利他行為、同儕關係、性別類型與領導等;就其範圍而言,包括從小到老的發展歷程,也包括家庭、學校與社會各個層面。群性發展一般而言有其模式可循,通常會依循年齡的增長與成熟度。 有關群性發展的理論,培里和巴茜(D.G. Perry and K. Bussey)於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群性發展〕(Social Development)一書中提出了五種主要的理論:一是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論(Freud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將群性發展視為個體不斷地在解決本我、自我與超我間衝突的歷程;二是特質理論(Trait Theory),將群性發展視為個體預存的內在特質與外在環境的互動歷程;三是社會學習理論,將群性發展視為受到外在環境不斷影響與改變的歷程;四是認知發展理論,將群性發展視為個體內在結構與環境互動且隨年齡增長,引發結構調適與改變的歷程;五是人性學(Ethology),將群性發展視為物種為求生存目的的發展過程。 總之,群性發展是自有人類以來的事實,但對於這一主題的研究卻仍待科際整合理論的開拓。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群性發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