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習得的驅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quired Drives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驅力是早期心理學中稱動機的另一個名詞。動機為行為的造因,稱驅力意為促發行為力量與動機意義相近,但更明白的指出驅策個人發生行為的力量,而行為的發生,完全出於個人心意的,多是由於需要。需要又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
  二十世紀前三十年代,心理學家對驅力有兩種說法,牽涉到「天生和養育」(Nature-Nurture)問題。就驅力而言,麥獨孤(W. McDougall, 1871~1938)在其〔社會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1908~1926)中認為驅力乃是天生的本能,一切生物皆具。華生(J.B. Watson, 1878~1958)堅持其行為主義立場,認為驅力是由學習而得。此後心理學家公認遺傳與環境同等重要,驅力有天生即具,也有後天習得的。但將其分成基本與次級二類。
  基本驅力(Primary Drives)為生物性的,如飢渴和避免痛苦以求安全,都是與生俱來,但也可由於學習而生出若干改變,如幼兒期的哺育方式,對痛苦的忍受程度等。次級驅力(Secondary Drives)即習得的驅力,多由經驗造成,如恐懼的對象(即所怕之物)、痛苦的原因等。此等習得的驅力,因學習經驗而有差別,如常人獨行見猛獸則懼,獵人則喜;又常人視皮肉受傷為苦,某種宗教信仰者則以傷害皮肉表示信心,並不以為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習得的驅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