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人之道 - 教育百科
聖 | |
人 | |
之 | |
道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高強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聖人之道」四字見朱子〔近思錄〕中所載:「濂溪曰: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又載:「伊川謂方道輔曰:聖人之道,坦如大路,學者病不得其門耳。得其門,無遠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門,不由於經乎。……經所以載道也。誦其言辭,解其訓話,而不及道 ,乃無用之糟粕爾。」 朱子也說聖人不易為,「聖人贊天地之化育」,聖人理當「繼天地之志,述天地之事」。做聖賢並不容易。聖人須能會通古今歷代人事之興衰治亂,而融貫通達。曾說:「某道古時聖賢易做,後世聖賢難做,古時只是順那自然做將去,而今大故費手。」「自古無不曉事底聖賢,亦無不通變底聖賢,亦無關門獨坐底聖賢。只理會得門內事,門外事便了不得。所以聖人教人要博學。」 朱子認為聖人賢於堯舜處,卻在於收拾累代聖人之典章禮樂制度義理以垂於世。總之,德行聰明才能事業四者並重,乃成聖人。聖人乃以傳道治國與裁成輔相天地之道,繼天地之志,述天地之事者。 聖人之道有如飢食渴飲,聖人之道有高遠之處,亦有平實之處。聖人之道好像大路一般,人們並非不知道,只是不實際真切地去行。譬如聖人教人,也只是孝弟忠信日用常行之類的話,人能順著淺近自然的人性而為,無論是為聖為賢,位天地育萬物,都是中正和平無所偏倚,擇善固執,明善誠身的當然應為之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聖人之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