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赫魯雪夫教育改革演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昌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九五八年九月,赫魯雪夫(N.S. Khrushchev)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幹部會議中發表公開演講,嚴厲指責蘇俄現行學制的缺點;批評教育與實際生活及生產的關係太薄弱,致使在學的學生不喜歡勞動,學習太偏重智育等等之不良結果。而另一方面,他又說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及科學化迅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革新,導致勞動性質改變,因此過去的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需要,不能培養足夠的能力以適應這些變化。赫魯雪夫也指責學校的教師,忽視學生的體力勞動,使一般學校學生養成一種職業的偏見。大部分學生對於職業的選擇都以少數職業為對象,赫氏對此特予責難。且當時的課程只是理論與事實的堆積,與學生的實際社會生活脫節,更為赫氏所不滿。
  赫魯雪夫在演講中提出了四十八項建議,並於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的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獲得認可;而其理念亦在同年的「關於加強學校與生活的結合及進一步發展改進蘇聯國民教育制度之法律」中獲得具體的規定。依據該法律之規定,義務教育再延長一年為八年,後期中等教育之年限也自二年延長為三年,確立了八三制的學校教育體制。這次的改革,即所謂「赫魯雪夫的教育改革」,其改革目的是為了「使學校與生活更加密切地聯繫」,使國民教育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赫氏認為:學習和生產勞動的聯繫,不但不是貶低,相反地是強化所獲得的知識的作用。因此,教學與生活、生產及共產主義建設之緊密聯繫,必須成為學校中科學研究基礎的主要原則。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於採用綜合技術教育來強化「學校與生活之結合」,尤其在三年的後期中等教育中,特別重視勞動教育。赫氏亦提出高等學校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使高等學校與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大力改進在實踐和科學理論上培養專家的工作,把他們教育成為共產主義的積極建設者。
  此次改革的新的教育課程,從一九五九年度開始全面實行。但由於此項改革過於偏重「勞動」,學校有關的人力及物力狀況均無法配合,導致了混亂,因此不得不再予改革。一九六四年,後期中等教育之年限又改回二年,學制變為八二制,勞動與教育的關係也作了重大的修改。此次改革,其強調勞動教育,雖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在重新重視勞動教育的認識上,似乎也引起了某些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