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表象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sentationism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象說之「表象」英文字的中譯亦做「呈現」,在論說中以譯「表象」為宜。此說有知識論(哲學)與心理學兩種解釋:知識論用表象時含有「直覺」之意;心理學則認為表象是心理的最高認知元素。前者有時直指知識的對象,即因對象就在眼前,從而所得的知識印象;後者常指對象不必出現在眼前,只是知覺作用使曾經經驗過的對象出現於知覺中,所出現的乃是表象,而非原來的實物,因而可能含有其他成分。
  知識論的表象說,一是據當時或即刻環境中所見的物體(對象),從而描述其形象;一是指見物時的情境已經不存在,只就所認知之物描述,但不免含有「主觀」作用。主觀作用出自認知者的意見,影響當時情境中觀察的正確性或事後靠記憶描述的完整性。此種說法重視表象的實在性,現象學者也用來解釋可知的實在就是表現在知者意識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解釋實際上是就哲學的論述加以延伸,如休姆(D. Hume, 1711~1776)曾說:心靈猶如舞臺,若干知覺材料可以連續的出現於其上,一再「重演」,交織成不同的情況。以馮特(W. Wundt, 1832~1920)為首的動作心理學(Act psychology),認為這是「心理活動元素」,沒有這種元素,表象便不會出現,並在歷次出現時,改變或增加對表象描述的內容;因為認識並描述表象,是對事物的原來狀況加以傳譯,含有無可避免的感覺與活動,即是所描述的,比原來的多出了一些成分,而不再只是「原貌」而已。
  實際上表象說出自哲學立場的,也不能排除心理活動的功能。認識或知識本就是心理活動的歷程和結果;而表象和感覺印象有密切關係,更包括必不可少的記憶作用。把感覺印象保留下來,事後一再可能出現的即是表象,此時的表象,或者少於原來的材料(由於觀察和記憶的不完備);也可能多於原來的材料(產生新的感受和領悟)。在教育歷程中,由表象而增加認識和悟解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活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表象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