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音樂話劇.配樂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lodrama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戲劇類名。混合音樂與話劇技巧,用台詞道白與音樂交替,或在道白的過程中同時以音樂作為背景之戲劇。有時它亦稱為獨腳戲(Monodrama);由一人演出,或雙腳戲(Duodrama), 由兩人演出。在一些大型的聲樂或歌劇作品中,也常常看到許多源自音樂話劇傳統的處理手法及片段。第一部正式的音樂話劇,是由法國哲學家及詩人盧梭(Jean-Jacques Rouseau, 1712-1778)撰寫的《匹克馬里翁》(Pygmalion)。盧梭與音樂家科以納特(Horace Coignet)合作,並稱這劇為抒情劇(Scene Lyrigue),1770年在里昂上演,1772年同一劇本再被其他音樂家配上新的音樂在維也納和威瑪兩地演出。1779年賓達(Georg Benda)把它譯成德文上演,他也創作許多受人歡迎之音樂話劇,其中的《那克索思島上的阿莉亞內》(Ariadne auf Naxos, 1775)和《美狄亞》(Medea, 1775)最為著名,並影響到莫札特(W.A.Mozart, 1756-1791)的輕歌劇《塞達》(Zaide)。後來的作曲家也應用音樂話劇形式在歌劇的場景中;如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費黛利奧》(Fidelio)第二幕第一景、韋伯(Carl Maria Weber, 1786-1826)的《自由射手》(Der Freischutz)第二幕第二景、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把音樂話劇的技巧轉化至他的交響詩《雷里奧》(Lélio)中。十九世紀鋼琴伴奏的敘事朗誦詩興起,這些敘朗式的音樂風格,可以看成是一種新的室內樂音樂話劇,著名的例子包括舒伯特(F.Schubert, 1797-1828)的《離別大地》(Abshied von den Erde)、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的《美麗的希薇》(Schön Hedwig),和李斯特(F. Lizst, 1811-1886)的《悲哀僧侶》(Der Traurige Monch),在義大利歌劇中常見的道白朗誦部份,亦可看成是受音樂話劇的影響。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也有應用音樂話劇於其作品中的例子,如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培瑟風》(Perséphone)、米堯(Dariuo Milhaud, 1892-1974)的《克利斯朵夫.哥倫布》(Christsphe Colomb)、奧內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的《火刑柱上的貞德》(Jeanne d□Are au Buchon)、沃頓(William Walton, 1902-1983)的《面》(Façade)及早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艾諾赫.阿爾登》(Enoch Arden)。但最成功且具現代特色的作品是荀貝格(A. Schöberg, 1874-1951)的單幕劇《月光下的皮爾洛特》(Pierrot Lunaire)和歌劇《摩西與亞倫》(Moses und Aron),荀貝格應用道白体發聲法(Sprechstimme)讓劇中的主角吟誦出自然的情感和心境。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音樂話劇.配樂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