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變通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ternative Curriculum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變通課程是指有別於培養智性、認知導向的課程,而重視學生的情感經驗,強調情意與認知調和的課程。
  在教育哲學上,永恆主義與精粹主義強調學校課程應包含人類文化遺產中最精華、永恆不朽的內容。這些內容轉化為幾個學科或領域,成為學校課程的主要內容。這些學術課程是學生晉身高等教育機構,甚至未來獲取較高社經地位的臺階,因此也最受到學校的重視。學術課程的智性取向也成為學校課程的主體。即使學校的教育目標始終揭示著知、情、意的全面發展,或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但實際上卻忽視情感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缺乏想像及情感經驗。然而除了認知以外,有價值的事物還包括自信、自發、積極樂觀的心態、平衡的情緒,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感受與傳達能力。在重視認知學習的課程中,學校產生了許多被認為學習遲緩的學生,這些學生即使在智育以外的其他活動上具有潛能,也無表現機會,久之便被埋沒。變通課程即是要改變以認知為主的課程,轉而以情感、意識的表達為主。
  表達情意的活動並非排除認知,也不僅限於情、意的表達,而是要結合認知經驗,使人具有深思熟慮的、平衡的行動表現。許多學者認為此種變通課程應多安排舞蹈、戲劇、雕刻、繪畫及體育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想像、欣賞、思考與表達的機會。與傳統課程相較,變通課程對情感學習的重視大於認知,看重表達勝於接收,其最終目標即在於培養一個知、情、意平衡發展的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變通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