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求恩醫科大學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thune Medical University
作者: 楠棻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求恩醫科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39年,經歷半個多世紀的學校播遷更迭,館名先後為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圖書室、白求恩衛生學校圖書室、白求恩醫科大學圖書館、第一軍醫大學圖書館等,1958年隨著學校移交地方,改名吉林醫科大學圖書館,1978年學校畫歸衛生部領導,定名為自求恩醫科大學圖書館。館址在吉林省長春市。
  館舍建築面積8,400平方公尺,書庫6層、報告廳1處,設閱覽室6個、閱覽座位550席。館內業務部門設採編部、期刊部、流通閱覽部、技術部和辦公室。工作人員74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6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2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39人。
  根據1990年底統計,藏書共444,000餘冊,其中中文圖書160,000餘冊,外文圖書175,000餘冊,中文報刊合訂本21,000餘冊,外文報刊合訂本近80,000冊,縮微、聲像資料共550件。已形成以生物醫學為主的藏書體系,覆蓋面達到全校所設各專業學科,包括基礎醫學、預防醫學、放射醫學和中醫藥學。館內珍藏的中醫書籍中有明版本〔註解傷寒論〕、〔讀素問鈔〕,日本抄本〔啟迪集〕等,均為稀見版本。該館與國內外性質相近單位建立有資料交換關係,每年收到國外期刊50餘種,國內交換期刊180餘種。
  圖書館自動化工作,已製訂了實現圖書館自動化的總體規畫,正實施中.現已設置微型電子計算機、光碟驅動等設備,並引進了醫學文獻聯機數據庫(MEDLINE),生命科學(LIFESCIEN)光碟,1991年與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MEDLARS)實現了國際聯機。在國內,依靠傳真設備.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及各大醫學中心圖書館建立了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路系統,現正籌建圖書館管理集成化系統。
  該館服務對象為全校9個專業、11個研究所的10,111名教職工、4,310名學生和378名研究生。讀者服務工作開展有外借、閱覽、館際互借、情報檢索、編印專題書目索引和情報資料等項,用戶教育方面,向教學、科研人員及學生講授文獻檢索與利用課。近年來編印有〔免疫學專題文獻目錄〕、〔館藏中文內分泌腺疾病文獻索引〕等書目索引資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求恩醫科大學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