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閱讀學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ading Schools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閱讀學校指中世紀歐洲自治城市為了滿足一般市民在商業生活中對於閱讀、書寫的需求所設立的學校,是歐洲城市中最早的教育機構之一。一般來說,閱讀學校常與書寫學校(writing schools)合併在一起而稱為讀寫學校(writing and reading schools)。一三五○至一四○○年間,此類學校的成長極為快速,在英格蘭、蘇格蘭及日耳曼等西歐地區分布甚多,成為中世紀教育普及的一個重要象徵。除了中世紀時代的學校外,閱讀學校也指一七八九年時於波士頓(Boston)所成立之某個類型的學校;在這類的閱讀學校中,學校提供了與拼字(Spelling)、閱讀、英文文法與作文等基礎的課程。
  十三世紀時,十字軍東征(crusades)結束後,東西方交通恢復,歐洲商業開始繁榮,加以原有封建勢力的迅速衰落,城市遂得以迅速崛起,而城市中新興的中產階級也隨之應運而生。這些中產階級比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即使一些較為貧窮的民眾,也亟思為其子女尋找任何可能的教育機會。城市及商業的興起,改變並增加了當時人們的教育需要,許多城市學校(city schools)遂相繼建立。
  城市學校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拉丁文學校(Latin schools),一是本國語學校(vernacular schools);其中後者即是所謂的閱讀學校或讀寫學校。拉丁文學校或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s)其學習仍以拉丁文為主,兒童在文法學校中,除了學習讀、寫及宗教外,也能學到拉丁文的口語與書面語,甚至還能學到修辭學(rhetoric)與邏輯學(logic)。而閱讀學校中的教學主要是以當地的母語為主,其教學內容也以培養讀、寫能力為主,另外尚包括算術的基本技能。由於商業的日益發達,一般人民對於能培養讀寫能力之閱讀學校的需求也更加殷切,在一些沒有文法學校的較小城鎮或鄉村中,通常即有閱讀學校或歌詠學校(song schools)的設立,如英國著名詩人喬叟(G. Chaucer, c.1340~1400)在其詩〔修女院副院長之故事〕(The Prioresses Tale)所講述的「小學校」出(little school),校內有一群兒童,他們像成人一樣,年年在那裡學習著教義。藉著閱讀學校等城市學校的普及,不僅打破教會勢力對於教育的壟斷,也使得中世紀後期普通商人的讀寫與算術能力的確較其前人有著更明顯的進步。
  一七八九年時,波士頓延續了英格蘭的早期傳統,曾有下列關於教育的規定:「在本市設立三所閱讀學校及三所書寫學校,以教育七至十四歲的兒童。」在波士頓所設立的閱讀學校是與書寫學校分開的;其中閱讀學校的課程,包括了拼字、發音、詩文閱讀和英文文法及作文等科目。後來閱讀學校的名稱,也適用於所有教授閱讀及字母的「殖民地學校」(colonial school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閱讀學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