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城市學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ity School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歷史上,城市學校指歐洲中世紀後期興起的一種世俗性質的學校,專為適合城市新興公民之需要而設;在此類學校中,無論校舍建築、經費及學費、教師聘任與校長委任、兒童入學資格等事項,均由市政權力單位掌理,與傳統教會學校有所不同。
  城市學校的興起背景,與城市的崛起有絕對的關係。中世紀初期,西歐遭受蠻族入侵,多數城邑均被摧毀,僅部分主教駐錫之教區得以保存。直到十三世紀時,十字軍東征(Crusades)結束後,東西方交通恢復,工商業開始繁盛。加上封建勢力的迅速衰落,城市因勢崛起。當城市崛起後,城市中新興的中產階級也隨之應運而生;中產階級介於貴族與佃戶之間,包括了商人、銀行家、工業家及各行業的專業人士等,由於他們的生活日漸寬裕,也逐漸開始重視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即使連一些較為貧窮的民眾,也亟思為其子女尋找任何可能的教育機會。城市及商業的興起,改變並增加了當時人們教育需要,許多行會學校(guild schools)與城市學校遂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而生。
  城市學校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拉丁文學校(Latin schools),一是本國語學校(vernacular schools)。拉丁文學校大概出現於十三世紀中期,當時的商業書信與記載仍以拉丁文為主;但此種拉丁文卻非古代羅馬時代的拉丁文,而是經過演變、有著地區差異的拉丁文。為了使新興的市民階級可以處理商業事物與城市行政事務,雖然其間有著教會神職人員的阻攔,但一些城市仍紛紛開辦新的拉丁文學校。某些城市的拉丁文學校還增設所謂的「特別班」,以滿足下層市民對於一般讀、寫知識的需要。本國語學校通常也被稱為「讀寫學校」(reading and writing schools)或「寫算學校」(writing and reckoning schools);這些學校有許多存在於英格蘭、蘇格蘭、日耳曼等地,在一三五○年或一四○○年時成長快速,約比拉丁文學校的開始要晚一個世紀。本國語學校中的教學主要是以當地的母語為主,教學內容也以讀、寫、算等基本技能為主,特別是商用的簿記與數學。在中世紀的歐洲,寫算學校擔負了將印度-阿拉伯數字引介入西方的主要任務。除了前述兩類學校外,一些私人學校(private schools)也在城市中出現,這些非公立學校(unauthorized schools)有的是在家中,有的則是在裁縫店之類的商店內,將職業與基本學習連接在一起。整體來說,城市學校的出現,打破了教會對於學校教育事務的壟斷。另在各類城市學校中,宗教仍是一門主要學科,不過宗教所占的地位已較教會學校中為小。
  在教學的實施方面,由於當時書價昂貴,數量又少,學生並無教科書,而是由教師將書中內容反覆朗誦給學生聆聽,讓學生背誦與筆記後,再加以說明講解。在學生管教方面,學校也多採用嚴格的體罰方式。此外,城市學校也允許學生接受神職人員及一般市民的捐助,並常常舉行戲劇演出及各項比賽。到十五世紀時,歐洲各地的城市都已建立了城市學校。
  就現代社會而言,城市學校原是鄉區學校(rural schools)的對稱,但因隨著先進國家大都會的形成,城市學校產生了一些現象,引人注目並常被提出列為重要教育改革課題之一。
  城市學校當見的困擾問題,包括輟學率高、吸毒、學習成就低落、犯罪行為等。推究問題的原因,主要有:(1)人口多而集中,且品質日漸降低;(2)全校及每班學生人數偏高;(3)種族雜多,文化歧異;(4)家長的教育觀、價值觀多元;(5)經濟條件不佳;(6)合格教師少,素質差;(7)社區與學校間互信不足等。一般而言,城市學校的教育品質不佳,令人憂心。
  至於如何改善城市學校教育品質,英美兩國曾經採取下列措施:(1)加強課程標準之訂頒;(2)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例如推廣雙語教學;(3)重視學習成就之評量與記錄;(4)增撥學校經費;(5)鼓勵家長及社區人士參與學校事務之管理;(6)採行自由市場體制,允許家長自由選擇子女就讀的學校。
  隨著社會發展,城市學校日益增多,有關此類學校所面對的問題,也將逐漸擴散而普遍引人關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城市學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