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餉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xiǎ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ǎng
解釋:
  1. 軍警的錢糧、俸給。
    【例】發餉、領餉、軍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ǎng
解釋:
[動]
1.送食物給人。《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2.餽贈、贈送。《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號曰『皇覽』」句下裴松之注引胡沖《吳曆》曰:「帝以素書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
[名]
1.軍警的錢糧、俸給。如:「發餉」、「領餉」、「關餉」。《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湖南巡撫某公,遣州佐押解餉六十萬赴京。」
2.短暫、不久的時間。通「晌」。唐.韓愈〈醉贈張祕書〉詩:「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送食物給人。《說文解字.食部》:「餉,饟也。」《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2. 餽贈、贈送。《南齊書.卷五六.倖臣列傳.呂文顯》:「四方餉遺,歲各數百萬。」《宋書.卷四六.列傳.張邵》:「城內有具思者,嘗在魏,義恭使視,知是孝伯,乃開門餉物」

3. 軍警之錢糧、俸給。如:「發餉」、「領餉」。《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楚漢相距鞏洛,而韓信為填潁川,盧綰絕籍糧餉。」《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世間有做將帥扣刻軍餉,不勤武事,敗壞封疆的。」

4. 短暫、不久的時間。通「晌」。唐.韓愈〈醉贈張祕書〉詩:「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宋.歐陽修〈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詞:「醉倚綠陰眠一餉,驚起望,船頭閣在沙灘上。」

@B05763

注音: ㄒㄧ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