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蕨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泛指蕨科植物。地下莖橫生,葉子初生時多為卷曲團狀,外表覆有茸毛,部分葉片後面生孢子囊,孢子成熟後散落繁殖。多生長於陰溼溫暖地區,種類繁多。它的根莖有解熱、利尿等功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ué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ué |
解釋:
[名] 植物名。碗蕨科蕨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生,於春季發嫩芽,形如拳狀,全株披白色毛茸。葉剛硬,三角形,三回羽狀複葉,基部三至六對羽片常較成熟,末端小裂片全緣。孢子囊群生於裂片背面兩側邊緣,被反卷之葉緣所包被。嫩葉可食,根莖有解熱、利尿等功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蕨 |
英文名: | Pteridium latiusculum |
描述: 多年生蕨類植物。根莖粗,地中橫走延伸;株高可達100cm。3回羽狀裂葉,近無毛,輪廓三角形,長30~80cm,寬20~60cm,小羽片上部不分裂,下部羽狀分裂,末裂片全緣。孢子囊群著生於裂片反捲枝葉緣內。 |
|
分布: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向陽空曠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小笠原島、美國、歐洲等。 |
|
作者: |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黃雯雯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植物名。碗蕨科蕨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生,於春季發嫩芽,形如拳狀,全株披白線毛茸。葉剛硬似三角形,為三回羽狀複葉。子囊群生於葉背,靠孢子繁殖。嫩葉可食,根莖有解熱、利尿等功用。《說文解字.艸部》:「蕨,鱉也。」《說文解字詁林.艸部.蕨字》引《說文解字注箋》:「《齊民要術》引《詩義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莖紫黑色。』羅願《爾雅翼》云:『蕨生如小兒拳,紫色而肥。』《詩釋文》曰:『俗云初生似鱉腳,故名焉。』」唐.李咸用〈和吳處士題村叟壁〉詩:「秋果樝梨澀,晨羞筍蕨鮮。」 |
|
注音: | ㄐㄩㄝ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蕨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