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雪鵐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雪鵐
英文名: Plectrophenax nivalis vlasowae
描述:
冬繁殖羽色不同,繁殖羽主要為黑白兩色,非繁殖羽多呈棕黃色。雄鳥非繁殖羽中央冠紋從喙基至枕部栗黃色,頭頂有時露出黑色羽基,耳羽及上胸側栗黃色。肩及背的羽緣灰帶黃色;腰、短的尾上覆羽及腹面為白色,有時略帶黃色;最長的尾上覆羽黑色,有栗色寬緣;三對中央尾羽黑色,羽緣灰色,外側三對尾羽白色,羽端有褐色條紋;小翼羽黑色,翼覆羽、內側次級飛羽及初級飛羽均黑色,中、大覆羽尖端白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緣栗色,所有覆羽及初級飛羽外緣均為灰色;前3枚次級飛羽為白色。腹面白色,胸帶棕褐色。雌鳥非繁殖羽背面棕褐色,具黑褐色縱紋,內側飛羽具寬闊棕黃色羽緣;腹面白帶棕色。喙淺褐色,嘴峰黑色,雌鳥喙黃色,尖端暗色。跗蹠及趾黑色。
分布:
繁殖於環北極圈地區,冬季向南遷移。台灣曾於2001年4月在桃園縣大園鄉有紀錄。
作者: 蔡牧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now Bunting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lectrophenax nivalis
形態:
體長16.5公分。雄鳥繁殖羽,喙和腳灰黑色,夏季頭部、頸部、胸、腹部均為白色。背部灰黑色,翼羽為灰黑色與白色相間,尾羽灰黑色,有白色羽緣。在冬季,雄鳥的羽色整理變得類似雌鳥,但是前額至頭頂和臉部為褐色,眉線白色。雌鳥,頭部為淡灰色有褐色縱紋,背上灰褐色有淡色羽緣,尾羽褐色有白色羽緣。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及美洲,在北極圈內沿著陸地的帶狀地區繁殖,冬季向南遷徙至歐亞大陸的法國北部、蘇俄南部以及中國北部,在美洲則遷徙至美國加州的西北部、德州的中部以及維吉尼亞州。
生態習性:
夏季的棲地環境為北極圈內有石頭散佈的凍原、岩石海岸、冰河或是雪地中突起的大岩石或是在一些高山上,冬季在沙灘、鹹水沼澤、田野或是荒地。為了禦寒,雪鵐有時甚至在雪中挖洞。築杯狀的巢於岩石裂縫的深處,或是岩塊與圓石平原的大石頭下面。繁殖期的時候,會在飛行中、石頭上或是棲枝上發出簡單而婉轉的嘹亮鳴唱聲。另外有許多種有音調的叫聲。在繁殖期之外會結群活動,成小群或是多至數百隻一起的大群活動。繁殖期之外的時間,以種子為主要食物,在繁殖期當中,也會吃昆蟲、嫩芽和草。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鵐科(Family Emberiz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雪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