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鹽度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yán d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dù
解釋:
海水中所含溶解電解質的總量,常以千分比表示,一般海水鹽度約為33~35‰。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鹽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lin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水中所有溶解物質之總量。將海水中之碳酸物(carbonate)轉換成氧化物(oxide),溴(bromine)與碘(iodine)以氯(chlorine)取代,再將全部有機物(organic matter)氧化,此一公升水中所含固體之克數稱為鹽度「S」。全球海水平均鹽度為35g/ kg,以S=35‰或35ppt表示。海水鹽度常因降雨、蒸發、水深或河流注入等因素而有差異。緯度在20到40度間之大洋海域,因蒸發大過降雨量,使本區海表層鹽度高於低緯度之赤道海域與中高緯度海域。近岸地區有河流注入淡水,其鹽度較大洋低。海水之溶質成分最高者是氯離子,占總溶解物之55.0%,依次為鈉離子30.6%、硫酸根離子7.7%、鎂離子3.7%與鉀離子1.1%。海水鹽度雖因區域而不同,但含量較豐富的溶質組成比例均趨於定值,此現象為海水定組成原理(constancy of composition),表示若以地質時間尺度來看,各大洋均能互通循環造就全球海水均勻混合。海水的鹽度測量常以間接方法得知而非直接蒸乾海水求得。方法一為滴定法(tiration)。以硝酸銀作試劑、銘酸鉀作指示劑,測得氯含量稱之為氯度(Chlorinity),以Cl‰表示。氯度與鹽度換算經驗式在1960年代早期已提出如下:
  S‰=1.80655×Cl‰
  由滴定法所推得之鹽度稱為絕對鹽度(absolute salinity),以SA表示。方法二為導電度法(electrical conductivity)。測量海水之導電度,但導電度與溫度關係亦密切,故測量質須經過溫度校正。由導電度法所推得之鹽度稱為實際鹽度(practical salinity)以S=35.00或35.00psu(practical salinity units)表示。換算經驗式為PSS78(The Practical Salinity Scale1978)。由於導電鍍法測量鹽度既快速、安全、經濟且精確度高,目前測鹽度之工具如溫鹽深儀(CTD)等均使用此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鹽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