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心之害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心之害」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說:「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心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孟子擅長用譬喻的方式來闡揚一些道理;在此處舉出人的口腹之慾常常因為過度的飢渴,不但無暇思考該吃不該吃,該喝不該喝,而且會飲食過量,因此容易有所偏失,以致傷害到口腹,以此比喻人心,也常常因為利慾薰心,而做出傷天害理、不擇手段、不合正道的事來。
  引申孟子的意思,飲食雖然是生理方面的必需,但是如何不合乎正道,則即使飢餓,也不能亂吃,就像伯夷、叔齊寧可餓死首陽山,也不輕易變節而食周栗,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因為他們堅守正道,才能抑制生理的需要,即是不以口腹害心。因此也不可因為身處貧賤而輕易動搖心志、失去對正道的堅持,就是所謂的「貧賤不能移」(參見「大丈夫」)。換言之,人如果能安貧樂道、守正不曲,便不受利慾牽制,即使表面上看來比不上別人之有錢、有權、有勢,卻是個不憂不懼的正人君子,不折不扣的大丈夫!人生在天地之間,能不憂不懼,心地坦蕩光明,安然詳和而快樂,便是避免了心害的功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心之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