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格特質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s
作者: 林生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格特質論,又稱為偉人理論(great-man theory),認為領導的產生源自領導者本身,成功的領導者乃因其具有特殊的心理特質或人格特質,故能脫穎而出贏得信服,鞏固其領導的地位。因此研究領導應針對此等特質進行觀察或評量,才能了解領導的發生及領袖人物之養成。這種理論盛行甚早,對於君王政治之維護頗具功能。
  二十世紀以來,行為科學家透過科學的方法亟思檢證此一理論,擬以實證方法找出領導者所其有的特定特質為何。然而,此種研究並沒有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波德(C. Bird)曾檢討一九三六年以前完成的領導者特質實證研究七十九篇,卻發現此等研究的結果並未能為領導者揭露一致的共同特質,除了智力一項為其中普遍受到肯定外,其他所發現的特質均不同。
  史托迪爾(Ralph M. Stogdill)幾次探討有關領導特質的研究,概括五大方面,十項特質,幾乎已經其備了各方面成功者的必備特質與條件,並未顯示成功的領導者顯明的特異特質;而同屬成功的領導者之中所具備的特質,彼此也不同。
  也因為如此人格特質論在發展方面受到致命的限制,在應用方面,也無法如所預期地鑑選出其正的領導者。
  研究者一再對領導特質的研究作了綜合檢討後,認為領導者雖確具有某些特質,但並非一致,且在某一種情況下表現卓越領導的特質,在另一情境可能表現不出特殊的效果,甚至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果。領導者的特質並非沒有,不過只憑特質並不能圓滿解釋領導的現象與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格特質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