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僚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egial Model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僚模式」係依據參與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的理念,所發展出來之學術組織的統治模式。此模式強調統治行為具有參與的、分享的、共同規劃的本質。在此模式下,領導者被視為組織中人人平等重要的一員,其所採用的領導方式是:傾聽多於命令、彙整專家的判斷多於引導、幫助多於管理、說服與談判多於命令。因此,同僚模式的領導者,應該確保同事間尊重專業的評估報告,以及發展人際間的能力,以達成組織的目標。
  「同僚模式」係由巴瑞基(J. Victor Baldridge)等人所倡導的。巴瑞基等人曾從三個理由來探討學術組織採行同僚模式的必要性。第一是學術上的決定應由學術界的成員享有充分參與的機會。第二是大學教師是專業人員,他們是以其專業知識影響他人,而非以形式上的職位去影響別人。第三是現代社會對於多元大學(multi-university)的龐大科層體制,逐漸感到不滿。許多學者仍倡議重返學術界的真正面貌,亦即要重視人文的教育,此種理念正與同僚模式的說法不謀而合。
  國內張建邦先生在其〔臺灣六所大學官僚、同僚與政治管理模式之研究〕一書中,指出同僚模式的主要特性計有:(1)學術界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2)專業能力的權威受到重視;(3)決策過程採取共同擔負、參與或其他均權方式;(4)強調研究與改變,以及以問題為中心的決策方式;(5)教授與行政人員之間彼此坦誠、互信;(6)教授有發自內心的滿足感;(7)強調人文教育。
  國內另一學者吳清山認為同僚模式重視教授的專業自主、民主的商議、意見的共識,以及更多的人文教育,是其優點。但是其缺點亦有三個:第一,對於同僚模式的實質過程缺乏清楚的描述。第二,未討論到學校決策在獲得一致性之前,在團體之間長期競爭、衝突的事實。第三,同僚模式的作決定概念並無法真實反映大多數學術機構決策的歷程。也就是說,在各大學的部門層次,很可能有許多同僚作決定的實例;但是在部門之上的較高層次,恐較少有同僚作決定的事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僚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