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的迷思概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ce Misconception
作者: 蔡長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的迷思概念一詞早在一九四○年八月出現於美國〔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雜誌中,篇名為[An Evaluation of Certain Popular Misconception]。一九七○年來,受認知心理學基模建構理論的影響及研究取向的轉移質的研究勃興,以及一貫追求教學績效的努力,科學教育開始重視學生的迷思概念,一九八三年第一屆國際迷思概念研討會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舉辦,從此更確定迷思概念在科學教育研究中的地位。此時指出: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已經有一些關於自然世界的想法與價值觀,這些想法與價值觀則是基於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包括先前所接受的一些教育經驗而形成。以科學而言,這些價值觀中有些是不正確的。迷思概念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我們能了解更多有關於學生尚未接受正式教學之前在科學上的信念與想法。此種工作的理論依據在於:若我們能了解學生多一些,我們將能知道更多學生在學習科學時所遇到的困難。
  科學的迷思概念通常有以下的特性:(1)他們有別於同領域專家的想法;(2)單一或少數的迷思概念具有普遍性(即很多不同個體都擁有之);(3)許多迷思概念拒絕改變;(4)迷思概念有時涉及另有信仰系統(alternative belief system),這些系統是學生把命題邏輯地連結組合的方法;(5)學生所具有的迷思概念可能來自同一領域在早期所接受的想法。
  科學的迷思概念的來源有二:(1)學習者錯誤的理解,包括未受教育的知識、錯誤的教學、錯誤的訊息;(2)學習者本身的另有架構,包括學習者既有的想法,對於科學的了解,主動的發生障礙;學習者的了解並非是科學的了解;學習者對科學有適當的了解,但於新學習中,無法與世界的觀點配合。黑德(J. Head, 1986)則由學習者、環境作用的層面探討,認為產生的原因至少有五種:來自日常的經驗與觀察、來自類比所產生的混淆、從隱喻字眼的使用、來自同儕文化、來自一些天賦的觀念。
  研究者常用晤談法和紙筆測驗法來診斷學生科學的迷思概念。晤談法能深入了解學生解釋自然現象的理由,更進而探索他人的思考模式。筆試法則可用於大量樣本的診斷,兩者各有利弊,如何針對研究目的和研究限制而妥善運用,乃是研究者應詳加考慮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的迷思概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