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補償性教學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pensatory Program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補償性教學計畫起源於一九六○年代的美國,其基本理念是這些計畫可以補償部分學習者心理方面的缺陷,這些缺陷是因為家庭或社會條件的剝奪所引起的。這些教學計畫的基本假設是:實施補償教育可以縮小文化不利兒童與其他兒童在學業成就上的差距,換言之,即是所有兒童的均等化。
  補償性教學計畫可以就實施對象來分類(如幼兒、學齡兒童等),可以就處置方式來分類(如矯正、充實、治療),或可以就提供的內容來分類(如課程、教學、諮商)。多數的計畫是實驗性或附加的,並未取代基本的教育。然而這些計畫實施之後,文化不利兒童並不如預期地提高他們在認知方面的表現。例如較具知名度且經費寬裕的計畫如Head start與Follow-Through,其實施對象與控制組之間在學習方面並沒有顯著差異;若干計畫的長期效果之研究顯示:實施對象早年所獲得的補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消失,到後來,這些實施對象和其他未參與者的表現是一樣的。
  補償教育的努力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補償性教學計畫通常是片斷的、未經仔細思考的、短期的,這些文化不利兒童的缺陷不可能藉由短期的努力來克服,他們需要的是有支持力、持續的學習環境,多數補償教育努力焦點放在症狀的治療及剝奪產生的影響,而未注意引起剝奪的原因。
  第二,學校環境與較大社會環境交互作用及累積的影響是持續被忽略的因素。假如學生營養不良,只是在學校補充其教育資源,並不能補償其營養的不足。這並不意味學校沒有發揮功能,而是學校的努力須與兒童所處的大社會整個環境的改善來配合,方克有成。
  然而,有少數成功的例子。這些成功的教學計畫提供教師技術上的協助與支持,老師們對學生有正面的期望,且計畫本身有良好的組織。更重要的是這些計畫實施的對象是學齡前及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因為是他們的年齡認知發展最快速的階段。缺乏這些條件的補償性教學計畫通常不易成功。
  在教育領域追求卓越、追求績效的趨勢下,補償性教學計畫是否仍會得到經費的補助是許多教育學者所關心的問題。「卓越」或「均等」,是一個兩難的議題,再者,補償性教學計畫的績效一向受到質疑。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停止這些計畫,未來的社會可能要付出數倍的代價來處理這些文化不利兒童成長後所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補償性教學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