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結構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Structural Theory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結構論是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理論之一;認為人的認知結構具有抽象的性質,是由經驗組織而成的一種形式,因此不能直接測量。皮亞傑的此種認知結構觀,或許是由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理型(ideal form)或康德(I. Kant, 1724~1804)的先天綜合判斷(synthetic a priori)概念修正而來。
  皮亞傑指出認知結構具有整體性(wholeness)、轉變性(transformation)與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
  就整體性言,結構是由多數元素結合而成。一個結構中的元素受法則支配,此法則係以整體來界定;此整體不容分解,且具有其所統屬的各元素的特性。但各元素特性的總和並不等於整體的特性。所有結構不是與生俱來,皆由於個人活動與物體反應二者長期交互作用.用建構而成。
  就結構的轉變性言,屬於動態的性質,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有相對應的認知結構;又結構本身應具有穩定性,但也可能缺乏此性質。由於靜態的結構具有剛性,而顯示穩定性;但是動態的結構缺乏剛性,為了顯示其穩定性,須自行約束,以維持平衡。因之反映於整體認知結構中的特性,應是指轉變性與自我約束性而言。
  認知結構的成長與變化是組織(organization)與適應(adaptation)的功能作用。組織指統合生理與心理的結構二者,以成為連貫系統的能力。適應則包括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兩種成對的歷程。同化是接納的歷程,藉著同化歷程,可將人、事、觀念、習慣和嗜好等納入自己的活動中。調適係指對環境伸展和調節的歷程,因此本已存在的行為模式,須針對外界環境的新資訊或回饋作用,加以修正;同化且須藉著調適,才能不斷地獲得平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結構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