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ù |
解釋:
[名] 羞恥。《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如:「恥辱」。《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副] 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動] 1.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2.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ǔ |
解釋:
(一)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ㄖㄨˋ 1. 羞恥。如:「恥辱」。《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2. 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聊齋誌異.卷一.狐嫁女》:「此世傳物,什襲已久。緣明府辱臨,適取諸箱簏,僅存其七,疑家人所竊取,而十年塵封如故,殊不可解。」 3. 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將俺一家兒不留一個齠齔,待從軍又怕辱沒了家門。」 4. 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我只是打死這賤婢罷!羞辱門庭,要你怎的!」 ㈡ㄖㄨˇ,ㄖㄨˋ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ㄖㄨˋ ㈡ㄖㄨ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辱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