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智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8年成立了醫學情報研究室,並被列為全國醫學情報中心。1975年3月經擴建改名為醫學情報研究所,並進一步被確認為國家生物醫學情報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的主要任務是:(1)開展國內外醫學科技情報分析研究,報導國內外醫學科學技術成就和水平動向;(2)廣泛而有側重地收集國內外醫學科技情報資料;(3)編輯出版檢索類、動態類及學術研究類的醫學科技情報刊物和資料;(4)開展手工和計算機檢索服務,組織建立適合中國國情和需要的中文醫學文獻數據庫;(5)開展收藏文獻資料的閱覽、諮詢、翻譯、文獻複製和聲像資料的拍攝與播放等服務工作;(6)開展醫學情報理論、政策、管理與服務方法的研究和現代化手段的應用研究工作;(7)開展醫學科技情報的國際合作與交流;(8)組織全國醫學情報網絡活動,為全國培訓醫學情報工作人員。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下設:
  (一)情報調研室:現設有衛生政策與管理、計畫生育與婦幼衛生、生物技術、腫瘤、心血管、生物醫學工程、傳染病、地方病、臨床外科、核醫學、藥物、中西醫結合、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等13個課題組;工作人員36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1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3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17人。
  (二)文獻標引室:負責編輯出版[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翻譯出版[美國醫學主題詞表]和負責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的文獻前期處理工作。該室服務項目有:醫學文獻標引、分類;各種綜合的、專題的醫學文獻索引的編製;培訓文獻分類、標引人員和招收進修生。該室現有工作人員22人,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0人。
  (三)計算機室:有IBM 4361型中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10臺,建有MEDLINE數據庫和MEDLARS肝炎專題文獻庫;服務項目:(1)國內外醫學文獻追溯性檢索、(2)定期檢索、(3)檢索諮詢服務、(4)軟件開發。該室現有工作人員19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4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4人。
  (四)編輯室:編輯出版[醫學研究通訊]、[國外醫學情報]和[醫藥動態];服務項目;(1)刊物的編輯加工;(2)醫學科技資料的翻譯、審校;(3)培訓編輯人員、招收進修生。現有工作人員18人,其中具有高、中級編輯職稱10人。
  (五)聲像室:下設錄像組、錄音組和照像組。現有工作人員9人,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
  (六)資料室:主要任務是蒐集、管理和收藏國內醫學情報資料及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現有資料100,000冊,服務項目:(1)提供資料閱覽、借閱;(2)代查各種資料並代為複印;(3)代培醫學情報資料管理人員;(4)舉辦醫學情報資料學習班;(5)舉辦專題資料展覽。現有工作人員8人,其中具有各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
  (七)網絡室:負責組織協調各省、市醫學圖書情報網絡活動,組織協調[國外醫學]和[中國醫學文摘]兩刊編輯工作,組織編製各種專題聯合目錄,編輯出版全國醫學情報圖書網刊[醫學情報工作]。現有工作人員6人,其中具有各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