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蜿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ㄨㄢㄧㄢˊㄨㄢㄑㄩㄧㄢˊㄕㄣ˙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ㄕㄢㄌㄨˋㄨㄢ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蜿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ān
解釋:
  1. →蜿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
解釋:
參見「蜿蜒」、「蜿蜿」等條。
注音:
漢語拼音: wā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ㄨㄢˇ

1. 「蜿蜒」:

⑴ 蛇類行走貌。三國魏.曹植〈九愁賦〉:「御飛龍之蜿蜒,揚翠霓之華旌。」《聊齋志異.卷一.蛇人》:「既去,頃之復來,蜿蜒笥外。」

⑵ 曲折延伸貌。漢.李尤〈德陽殿賦〉:「連璧組之潤漫,雜虯文之蜿蜒。」漢.蔡邕〈隸勢〉:「或砥平繩直,或蜿蜒繆戾。」亦作「宛延」。

2. 「蜿蜿」:

⑴ 龍蛇行走貌。《晉書.卷二三.樂志下》:「龍飛何蜿蜿,鳳翔何翽翽。」漢.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

⑵ 彎曲貌。唐.李賀〈五粒小松歌〉:「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厓飯。」

⑶ 慢行。唐.韓愈〈南海神廟碑〉:「蜿蜿蜒蜒,來享飲食。」

3. 「蜷蜿」,環繞盤旋。明.劉基〈戲為雪雞篇寄詹同文歌行〉:「雪蛆大轂長如轅,冰蛇雪鼠相蜷蜿。」

4. 「蜿蟺」:

⑴ 蚯蚓之別名。《廣雅.釋蟲》:「蚯蚓,蜿蟺,引無也。」

⑵ 盤屈之狀。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唐.韓愈〈送廖道士序〉:「必蜿蟺扶輿,磅礡而鬱積。」

㈡ㄨㄢ,ㄨㄢˇ之又音。

注音: ㈠ㄨㄢˇ ㈡(又音)ㄨ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