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ǎo |
解釋:
[名] 1.天剛亮的時刻。如:「破曉」、「拂曉」。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姓。如明代有曉枝。 [形] 清晨的。如:「曉霧」、「盧溝曉月」。唐.李商隱〈常娥〉詩:「長河漸落曉星沉。」 [動] 1.知道、明白。如:「知曉」、「洞曉」、「家喻戶曉」。漢.王充《論衡.變虛》:「人不曉天所為,天安能知人所行。」 2.告知。如:「曉以利害」。《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以曉左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天剛亮時。如:「破曉」、「拂曉」。《說文解字.日部》:「曉,明也。」清.段玉裁.注:「此亦謂旦也。俗云天曉是也。」唐.張說〈和張監遊終南〉詩:「夜聞竹澗靜,曉望林嶺重。」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知道、明白。如:「洞曉」、「家喻戶曉」。漢.王充《論衡.變虛》:「人不曉天所為,天安能知人所行。」宋.沈瀛〈卜算子.只管要參禪〉詞:「好笑西來老禿奴,賺了人多少。你待更瞞咱,咱也今知曉。」 3.告知。如:「曉以利害」。《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卒之事。」《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以曉左右。」 4.姓。如明代有曉枝。 |
|
注音: | ㄒㄧㄠ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曉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