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史籍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潘美月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史籍考〕325卷,清章學誠撰。此書係章氏代畢沅而作,仿朱彝尊〔經義考〕的體例,上援經典,下採子集,以考乙部。其目凡分11部55類,頗異於前人,其類目如下:
  紀傳部:正史、國史、史稿。
  編年部:通史、斷代、記注、圖表。
  史學部:考訂、義例、評論、蒙求。
  稗史部:雜史、霸史。
  星曆部:天文、曆律、五行、時令。
  譜牒部:專家、總類;年譜、別譜。
  地理部:總載、分載、方志、水道、外裔。
  故事部:訓典、章奏、典要、吏書、戶書、禮書、兵書、刑書、工書、官書。
  目錄部:總目、經史、詩文、圖書、金石、叢書、釋道。
  傳記部:記事、雜事、類考、法鑒、言行、人物、別傳、內行、姓名、譜錄。
  小說部:瑣語、異聞。
  此目雖仿〔經義考〕,但也頗有改進。朱氏採錄前人的序跋,連篇累牘,全部抄入,而刪去作序年月,為〔四庫提要〕所譏評。章氏則有剪裁,他在〔論修史籍考要略〕中云:「一書之中,但取精要數語,足以賅括全書足矣。篇目有可考者,自宜備載。其序論題跋文辭浮汎,與意義複沓者,概從刪節,但記作序作跋年月銜名,以備參考而已。」又朱氏的考證僅記刊版的原委,而不載刊本的異同。章氏則認為「板刻之書,流傳既廣,訛失亦多,其所據何本?較訂何人?出於誰氏?刻於何年?款識若何?有誰題跋?孰為序引?板存何處?有無缺訛?一書曾經幾刻?諸刻有何異同?…則當補朱氏經考之遺,史考亦可以例仿也。」章氏所撰的〔史籍考〕是否一一作到他所擬議的,因原稿不傳,無從考覈。但後人多能循其所論,體例益見詳密,如道光中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引序跋詳載年月,嘉道間黃丕烈作藏書的題跋,多涉及版本的源流及校勘異同,不能不說是受章氏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史籍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