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經義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湯絢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經義考〕300卷,原闕3卷,清朱彝尊撰。
  是書初撰名〔經義存亡考〕,後以菉竹、澹生、一齋諸目所藏及同人所見,世有其本者,列未見一門,又有雜見諸書,或一卷數條,列闕書一條,於是分存、佚、闕、未見四門,刪舊名之存亡而名之曰〔經義考〕。
  全書300卷,計:御注 撰1卷、十四經(十三經及〔大戴禮〕)經義258卷、逸經3卷、毖緯5卷、擬經13卷、承師5卷、宣講立學共1卷、刊石5卷、書壁鏤板著錄各1卷、通說4卷、家學自述各1卷。為類凡30種,又欲為補遺2卷。草稿粗定,即以次付梓,其宣講、立學、家學、自序4種以及補遺,屬草未其,不幸遘疾。作者於每一書前列撰人姓氏、書名、卷數,其卷數有異同者,則注某書作幾卷;次列存、佚、闕、未見字;次列原書序跋、諸儒論說,及其人之爵里;彝尊有所考正者,則附列案語於末。
  彝尊撰〔經義考〕,係倣馬端臨〔經籍考〕而推廣之。博徵傳世之書,識其存佚;提衡眾家之論,判厥醇疵。見淺見深,咸網羅而不失;識大識小,悉隱括以靡遺。論說有資於考鏡,見聞可藉為參稽。較陳振孫之解題更加繁富,比晁公武之書志尤覺精詳。自周迄清,上下二千年,各疏其大略,使傳經原委,一一可稽,可謂博極群書,徵引繁富。然朱氏撰述未竟,刊印甫半以卒,故其書闕失亦多:序跋諸篇,於本書無所發明者,連篇備錄,未免少冗,一也;以專說一篇者,附錄全經之末,遂令時代參錯,於例亦為未善,二也;所註佚闕未見,以四庫所錄校之,往往其書具存,三也;爾雅類下,宜列訓詁六書諸目,四也;所著錄之序跋,或刪其歲月,五也;所著錄諸書,有不詳其所自來者,使人覽之茫然,於例亦不純一,六也;序跋固多附載本書,亦不乏錄自文集或他書者,而俱云某某曰,不明其出處,七也;所引諸家之說,有其書久佚,而當時又無輯本,當係自他書轉引,亦不加說明,人也。
  〔經義考〕於朱氏生前,即已付梓,刊成易、書、詩、禮四經,計167卷,後乾隆乙亥(1755)德州盧見曾雅雨堂為之補刊,以成全書。此書闕失既多,後人遂頗思補正。然僅翁方綱〔經義考補正〕12卷、羅振玉〔經義考目錄〕8卷〔校記〕1卷有刊本傳世。翁書實出其友丁杰之手,補正凡1,088條,然其中頗有片文隻字之校訂,無關宏旨者。羅氏所編簡目,各書但錄撰人、書名、卷數、存佚,頗便檢閱,並拾遺糾繆,撰為校記。至於謝啟昆之〔小學考〕等,自成一書,卷帙亦富,實亦補朱氏之所未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經義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