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譜牒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ǔ dié
解釋:
記述氏族世系的書。《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也稱為「譜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譜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譜牒指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通常稱家譜、族譜。它的名稱和種類很多,如宗譜、家乘、支譜、世譜、世系錄、通譜、總譜、會譜等。譜牒起源很早,在原始氏族社會中,以血綠親屬關係結合在一起,成為社會組織的基本聚居單位,即氏族公社。氏族成員出自一個祖先,他們因為血緣親屬關係,居住在同一地區內,因而出現許多的家族、氏族村落。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徽號,其目的在於保存和流傳具有這一名稱、徽號的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世系,以便區別於其他世族。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確立了王位世襲制。〔史記.夏本紀〕記述了夏朝世系,自禹至桀14世17帝。據〔殷虛卜辭綜述〕,商代「表譜刻辭」有干支表、祀譜、家譜。兩漢時期,編修譜牒之風,頗為盛行。漢司馬遷以先秦譜牒作為寫作〔史記〕的重要依據。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族望門第為重,鄭樵〔通志.氏族略〕云:「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隋唐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開始以才選人,推行科舉制度,任官不再以譜牒作為依據,譜牒的作用,漸趨下降。唐代的譜姓之學,史官撰述的較多,其中又以族姓為主,也有專論家史的。自宋以後,地方大姓之族譜較之前代,發生重大變化。官府不再組織修撰譜牒,也不再作為重要檔案文獻鄭重保管(皇族玉牒除外)。譜牒作為家族檔案,分散保存於地方大姓之祠堂或私人手中。士大夫及學者,十分重視譜牒,鄭樵〔通志〕十二略,首著〔氏族略〕,對譜牒之學,推源序流,又把譜系細分為帝系、皇族、總譜、韻譜、郡譜、家譜6種。同時地方名族大姓,盛行修譜之風,形式和內容也有變化和發展。由於兵燹、火災等原因,元明時期之譜牒,今已不多見。現存譜牒,以清代,民國為多,約40,000多種。較為完整的族譜,包括族規、族約、族產、譜系、傳記、族人著述以及人口遷徙、氏族繁衍等,有詳有略,可以彌補正史和方志之不足,故具較大史料價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譜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