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可能性 - 教育百科
ˇ
ˊ
ˋ
  • 漢語拼音 kě néng xì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ě néng xìng
解釋:
  1. 能成為事實的程度。
    【例】以公司目前的財力,這個企劃案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可能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ě néng xìng
解釋:
能成為事實的屬性。如:「這件工程,提早完工的可能性很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可能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dingung der Möglichkeit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可能性是康德(Immanuel Kant)在解釋「普效性知識如何可能」、「道德實踐如何可能」以及「審美活動如何可能」時,所提出的概念;也可譯為「可能條件」,意指認知、德行、審美等活動所以能夠進行的條件。如就認知活動而言,康德對普遍有效性知識之所以產生的依據,從認知主體方面討論,以為由於人的認知能力而使得混沌的經驗界呈現為有規則性。詳言之,康德將人的認知能力分為感性、知性及理性三方面:感性提供時間及空間等形式條件,將所欲認識的經驗對象作為內容而形成觀念;知性則提供十二範疇,以整理後的概念作為內容加以分類,再由理性統整而成為知識;同時理性亦將這些所得的知識推展或運用,使知識內容更為豐富。至於道德或審美,均有類似的推論。康德此類觀點,呈顯了主體的地位;因其將「知、情、意」活動的完成,轉為對主體能力的討論,亦即主體使人得以成就各項不同的活動。但康德「可能性」的觀念,與學習遷移論者所主張的不同;康德不認為人的能力可以無限開展,所以由灌輸大量的訊息,甚或與時代脫節的知識,並不能使能力開展。康德只是就「知、情、意」的活動作討論,從而推論其可能性到人的能力上,顯示出主體具有對內容轉化的能力。因而在教育情境中,不能一味地進行灌輸式的教育,而應該注意主體能力的成熟度及教材內容的價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可能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