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ǎo |
解釋:
[動] 1.征伐。如:「討賊」、「東征西討」。 2.索取。《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滿天討價,就地還錢。」 3.請求。如:「討飯」、「討饒」、「討教」。 4.招惹。如:「討人憐」、「討厭」、「自討苦吃」。 5.娶。如:「討老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我又不是你師父討的,我怕他做甚!」 6.找。《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不則一日,到西京河南府,討了個下處。」 7.研究。如:「討論」、「商討」。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hó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治理、整治。《說文解字.言部》:「討,治也。」《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戎懼之不可以怠。」晉.杜預.注:「討,治也。」 2. 征伐、以殺戮糾責也。《三國演義》第一○回:「三人密奏獻帝,封馬騰為征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各受密詔,併力討賊。」 3. 索取、請求。如:「討飯」、「討饒」。《儒林外史》第六回:「如今自知理虧,還不過來向嚴老爺跟前磕頭討饒!」《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滿天討價,就地還錢。」 4. 招惹。如:「討人憐」、「討厭」、「自討苦吃」。《鏡花緣》第二七回:「老夫原知傳方是件好事,但一經通行,家中缺了養贍,豈非自討苦吃麼?」 5. 娶。如:「討老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我又不是你師父討的,我怕他做甚!」《孽海花》第七回:「誰不曉得這個祝大人討個江山船上人做老婆!」 6. 尋找。《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不則一日,到西京河南府,討了個下處。」 7. 深入研究。如:「討論」、「商討」。唐.孟浩然〈登鹿門山〉詩:「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
|
注音: | ㄊㄠ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討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