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域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ㄓˇㄐㄧㄤㄐㄧㄝˋㄋㄟ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ㄑㄩㄩˋ」、「ㄧˋㄩˋ」、「ㄐㄧㄤ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一定範圍內的地區。
    【例】區域、海域、疆域
  2. 邦國。
    【例】異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在一定範圍內的地區。如:「區域」、「海域」、「疆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地域廣輪之數。」
2.邦國。如:「異域」。唐.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后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3.墓地。《舊唐書.卷七九.呂才傳》:「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義?」
[動]
1.限制。《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2.居住。《史記.卷二三.禮書》:「人域是域,士君子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邦國。段注本《說文解字.土部》:「或,邦也。……域,或或从土。」《詩經.商頌.天命玄鳥》:「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漢.鄭玄.箋:「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成湯,使之長有邦域,為政於天下。」唐.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氏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2. 一定範圍內之地區。如:「區域」、「海域」、「疆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地域廣輪之數。」南朝梁.武帝〈登北顧樓〉詩:「歷覽窮天步,矖矚盡地域。」

3. 抽象之境地。《韓詩外傳.卷五》:「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長史云:『江思悛司懷所通,不翅儒域。』」

4. 限制、界限。《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漢.趙岐.注:「域民,居民也。不以封疆之界禁之,使懷德也。」《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是以聖王域民,築城郭以居之,制廬井以均之。」

5. 居。《公孫龍子.堅白論》:「堅白域乎石,惡乎離?」《史記.卷二三.禮書》:「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唐.司馬貞.索隱:「域,居也。」

6. 墓地。《詩經.唐風.葛生》:「葛生蒙棘,蘞蔓于域。」漢.毛亨.傳:「域,塋域也。」《舊唐書.卷七九.列傳.呂才》:「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義?」

注音: 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