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ng dào |
解釋:
1.行走在道路上。《詩經.小雅.采微》:「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2.道路。《詩經.大雅.綿》:「肆不殄厥慍,亦不損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 3.實踐道德、正義。如:「替天行道」、「立身行道」。 4.往來、走動。《儒林外史》第七回:「晚生數十年以來,並不在江湖上行道,總在王爺府和諸部院大老爺衙門交往。」也作「行踏」。 5.作法事。《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áng dao |
解釋:
北方方言。指行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Gyodo |
作者: | 富燦霞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儀式名。行道(Gyodo)是日本佛教修行之一種儀式。古代修行者共聚集一起進行七日懺悔之儀式。行道另一義是祭拜佛主之一種信仰形式;即舉行佛會時列隊繞著本尊或佛堂周圍,向右繞行,同時頌經禮拜以示尊敬信仰之行動。此形式自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再傳至日本。在「奈良時代」(708∼782)「悔過法會」中經常舉行;如六時行道、常行三昧、散華行道等皆屬行道之類。奈良東大寺二月堂之「御水取」(Omizutori 取水)儀式行事中現仍舉行六時行道。行道形式原只是「向右繞轉」本尊及塔堂周圍行動,但從佛教經中國傳到日本時,信奉者在佛像之後排成行列行進稱「行像行道」的新方式也被列為行道之一種,此兩種形式均稱行道。排成行列緩慢行進時僧尼多慣戴面具,稱「行道面」,如菩薩面、八部象、二十八部象、十二天等面具。 |
|
參照: 演劇博物館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二卷》1960。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