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初生之犢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解釋:
剛出生的小牛。語本《莊子.知北遊》:「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後用以稱膽大敢為,無所畏懼的年輕人。《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年紀雖幼,原是將門之子,傳授精妙,鎗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進。正是初生之犢猛于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初生之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俗語說「初生之犢不畏虎」,比喻沒有經驗、勇於任事的年輕人,不知艱險,無所畏懼,有如剛出生的小牛,不知老虎的可怕。「初生之犢」的典故出自〔莊子‧知北遊篇〕,傳說中堯時賢人王倪的弟子齧缺,向王倪的老師被衣請教如何得道,被衣答說:「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 ,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意思是說,端正形體,專一注意,便可及自然和諧的境界;收攝知心,專一思度,精神自可超卓。如此德性可以美化你,大道也成為你的居所,而你卻天真純潔,有如新生的小牛,無知無心,也無所求。這裡「初生之犢」一辭,在〔知北遊篇〕是用來比喻得道者純真渾厚、無知無欲的修為境界,並不是用來比喻徒具血勇、不畏危險的年輕人。而是說消弭凡事計量的智心,使精神純淨專一,是修道者的基本修養工夫。莊子與老子都主張「絕聖棄知」、「去知用明」,因為他們認道純真無辜,猶如嬰兒新犢,如〔道德經〕第十章上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五十五章說:「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均屬異辭同義。在教育中,兒童的天真無邪,給予施教者最大的教育可能性,因為天真無邪使兒童具高度的可塑性,易於接受簡單明白的道理。但在老莊看來,天真無邪更是人性中最可貴的資產;不僅應該謹守勿失,不要受複雜社會環境的影響,將之斵喪或若有失,更應透過精神修為的工夫,效法嬰兒新犢,反璞歸真,以回復天真無邪的本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初生之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驚弓之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