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左右逢源 - 教育百科
ˇ
ˋ
ˊ
ˊ
  • 漢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解釋:
  1. 左右兩邊都能夠取得到水源。指學問有成,即可取用不竭。後比喻行文、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融。語本《孟子.離婁下》。
    【例】這位作家生活體驗豐富,下筆時總是能信手拈來、左右逢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左右逢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解釋:
左右兩邊都能夠得到水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語本《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後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滑。清.朱彞尊〈合刻集韻類篇序〉:「紐分畛域,注相引證,庶乎取諸左右逢源矣夫。」也作「左右逢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左右逢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左右逢源」之「源」,典源作「原」。「原」,同「源」。左右兩邊都能夠得到水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語本《孟子.離婁下》。後來「左右逢源」用來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融。
典故說明:
「左右逢源」原作「左右逢原」。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重要思想家,在政治觀上繼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孟子》一書為弟子輯其所述而成,其中可見他對孔子理念的傳承,並可得見他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離婁〉一篇多論仁政及盡倫希聖之事,典源所從出的這段文字,講述的是為學應有的態度。孟子以為要追求精到深入的學問,必須用心去體會。若能自得於心,則所學才能深固,應用起知識才能隨心所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後來「左右逢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後則泛用於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融。
使用類別
用在「圓融周密」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的知識確實淵博,辯論時左右逢源,滔滔不絕。
  2. 憑他在商場的人脈,他做起生意來左右逢源,一帆風順。
  3. 在一個單位待久了,工作起來自然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4. 多讀書,多領會,寫起文章來,就會有福至心靈,左右逢源的感覺。
  5. 他憑著協商的長才,左右逢源地把事情處理完了,各方面的人都滿意。
辨識:
近義成語
八面玲瓏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形音辨誤

典源: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1)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注解〕 (1) 資:借助。
書證:
01.清.顧復《平生壯觀》卷二:「其書有出鋒者,藏鋒者,放縱者,謹守者,肥者,瘦者,皆左右逢源,而不逾矩者焉。」
02.清.朱彝尊〈合刻集韻類篇序〉:「學詩者得而誦習之,既免四羊三豕之失,而音無奪倫,紐分畛域,注相引證,庶乎取諸左右逢源矣夫。」
03.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自非博極群書,足供驅使,豈能左右逢源若是?想見坡公讀書,真有過目不忘之資,安得不嘆為天人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左右逢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八面玲瓏、八面見光、無往不利 相反詞 左支右絀、四面受敵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