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劫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ㄤˊㄑㄩˇㄑㄧㄤˇㄉㄨㄛˊㄖㄨˊ:「ㄉㄚˇㄐㄧㄝˊ」、「ㄑㄧㄤˇㄐㄧㄝˊ」、「ㄐㄧㄝˊㄔˊ」、「ㄉㄚˇㄐㄧㄚㄐㄧㄝˊㄕㄜˋ」。
  2. ㄗㄞㄋㄢˋㄗㄞㄏㄨㄛˋㄖㄨˊ:「ㄏㄠˋㄐㄧㄝˊ」、「ㄐㄧㄝˊㄋㄢˋ」、「ㄐㄧㄝˊㄕㄨˋ」、「ㄐㄧㄝˊㄏㄡˋㄩˊㄕ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1. 強取、搶奪。
    【例】打劫、搶劫、打家劫舍
  2. 災難、災禍。
    【例】浩劫、劫難、劫後餘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動]
1.用威嚇的手段脅迫。《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宋.蘇洵〈六國論〉:「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2.強取、搶奪。如:「打劫」、「搶劫」、「打家劫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
[名]
1.梵語音譯「劫波」( kalpa)的略稱。一個極為長久的時間單位。佛教以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為「一劫」。如:「大劫」、「小劫」、「賢劫」。
2.災難、災禍。如:「浩劫」、「劫難」、「劫後餘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今有雷霆之劫。」
3.圍棋上指從屬未定,可互相牽制的棋眼。《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這一盤鄒泰來卻殺死四五塊,陳木南正在暗歡喜,又被他生出一個劫來,打個不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a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搶奪、強取。
  2. [[名] ] 災難、災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威嚇手段脅迫。《說文解字.力部》:「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或曰以力止去曰劫。」《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宋.蘇洵〈六國論〉:「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2. 強取、搶奪。如:「搶劫」、「打家劫舍」。《玉篇.力部》:「劫,強取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大凡作強盜的,敢於攔路劫財了,斷不是三個五個。內中有瞭高的、把風的、動手的、接贓的,至少也有二三十個人。」

3. 災難、災禍。如:「浩劫」、「劫後餘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今有雷霆之劫。」《紅樓夢》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燄山一般。」

4. 圍棋術語。黑白雙方均可以輪流將對方一個棋子提取之棋形稱為「劫」。被提劫一方,不能下一步馬上把劫提回來。雙方均須間隔一手才能提子之下法稱為「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這一盤鄒泰來卻殺死四五塊,陳木南正在暗歡喜,又被他生出一個劫來,打個不清。」

5. 梵語音譯「劫波」(kalpa)之略稱。一個極為長久之時間單位。佛教以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再重新開始為「一劫」。如:「大劫」、「小劫」。

注音: ㄐㄧ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