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靳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解釋:
  1. 古代四馬駕車,中間兩匹馬胸前繫著的皮帶。
  2. 吝惜。
    【例】堅靳、靳借
  3. 嘲弄、譏笑。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解釋:
[名]
1.古代四馬駕車,中間兩匹馬當胸繫著的皮帶。《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唐.孔穎達.正義:「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兩首齊,其外二馬謂之驂,首差退。靳是當胸之皮也。」
2.姓。如清代有靳輔。
[動]
1.吝惜。宋.蘇軾〈杭州上執政書〉:「上戶有米者,皆靳借不肯出。」
2.嘲弄、戲弄。《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王績傳》:「績之仕,以醉失職,鄉人靳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ìn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四馬駕車,中間兩匹馬當胸所繫之皮帶。《說文解字.革部》:「靳,當膺也。」《墨子.魯問》:「今綽也祿厚而譎夫子,夫子三侵魯而綽三從,是鼓鞭於馬靳也。」《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唐.孔穎達.正義:「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兩首齊,其外二馬謂之驂,首差退。靳是當胸之皮也。」

2. 堅持、固執。《舊五代史.卷五四.唐書.列傳.王處直》:「應之死於亂兵,咸云不見其屍,眾不解甲。乃逼牙帳請殺都,處直堅靳之,久乃得免。」《元史.卷一七四.列傳.姚燧》:「時高麗瀋陽王父子,連姻帝室,傾貲結朝臣。一日,欲求燧詩文,燧靳不與,至奉旨,乃與之。」

3. 阻止、拒絕。《宋史.卷二五○.列傳.王審琦》:「酒,天之美祿;審琦,朕布衣交也。方與朕共享富貴,何靳之不令飲邪?」《元史.卷一二三.列傳.趙阿哥潘列傳》:「阿哥潘好畜良馬,常千蹄,歲擇其上驥五駟貢于朝,子孫遵之不替。先是勳臣子孫為祖父請諡者,帝每靳之,至是敕大臣以美諡諡之,諡曰桓勇。」

4. 吝惜。《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八》:「靳吝貨財,激六師之憤怨;徵搜輿賦,竭萬姓之脂膏。」宋.蘇軾〈杭州上執政書〉:「上戶有米者,皆靳借不肯出。」

5. 嘲弄、戲弄。《左傳.莊公十一年》:「宋人請之,宋公靳之。」晉.杜預.注:「戲而相愧曰靳。」《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王績》:「績之仕,以醉失職,鄉人靳之。」

6. 姓。如戰國時楚國有靳尚。

注音: ㄐ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