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式論 - 教育百科
圖 | |
式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chematism |
作者: | 朱啟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式論是指主體內在的認知或行動結構,使其生活世界開展的說法。 康德(I. Kant, 1724~1804)曾以圖式論說明主體的認知活動。以為認知活動起源於經驗對象,經過主體感性直觀形式,即時間與空間的作用後,將對象形成一抽象的概念,而成為知性範疇的內容。範疇是抽象的,異於經驗對象之具體性,亦即範疇是知性的,現象是感性的,範疇來自悟性,現象屬於直觀,二者性質不同。若欲將範疇應用於現象上,或將現象歸於範疇之下,則二者間應有一既屬感性,又屬知性的溝通媒介,以避免知性與感性之分造成在解釋認知活動上的問題。康德稱為「先驗的圖式」(Transzendentales Schema)。圖式既聯結感性與知性、具體與抽象,其構成先驗圖式的唯一形式是時間,構成的力量,來自「構想力」(Einbuildungskraft)。由於是形式的直觀,因而是以範疇為基礎;但構想力又是時間產生的根源,故構想力能將範疇形式藉時間的形式應用在感性直觀的對象上。由此溝通了感性與知性間的區隔。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由發展的角度,說明圖式在人類認知活動中由簡單到豐富的歷程。認為人類認知活動即是以圖式作為基礎,其發展的可能性在於個體與周圍環境產生互動。幼兒所表現出的是以簡單的吮吸及抓取二類圖式為主,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得以逐漸了解世界,稱「抓取圖式」及「吮吸圖式」,是人類認知活動開展的最基本模式。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及與外在事物間互動的複雜化,其自身的圖式也逐漸由具體而抽象,由簡單而精緻化。但在其圖式漸趨豐富的過程中,當主體能適應面對的環境時,是只需以既有的圖式去解釋或說明事物,如此即能將新經驗同化在既有的經驗中。反之,當既有的圖式無法適合新事物之特徵或個人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的經驗時,就需改變自己既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以符合新的要求,以求得平衡。依此,人的知識才得以逐漸複雜並抽象化。 由康德與皮亞傑二人對圖式的觀點,可看出二者是在為人類知識活動之合理性尋求理論基礎。康德著重一般成熟個體的認知依據,皮亞傑則由對兒童直接的觀察而提出動態認知觀。康德的圖式論提供教育工作者了解成熟的理性者的認知,皮亞傑由發生學的角度描述兒童學習的過程,提供教育活動中,由靜態及動態兩個角度說明課程編排原則及教學的順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式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