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DOBIS/LIBIS圖書館資訊系統 - 教育百科
D
O
B
I
S
/
L
I
B
I
S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OBIS/LIBIS
作者: 李美燕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71年,西德多特蒙大學(University of Dortmund)首先發展該校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命名為Dortmunder Bibliothekssystem,亦即Dortmund Library System,簡稱DOBIS。1976年正式發表最早的DOBIS版本。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在1975年加入DOBIS計畫,1977年推出其系統,稱為Leuvens Integraal Systeem,亦即Leuven Library System,簡稱LIBIS。此即DOBIS/Leuven版本,係以DOBIS為基礎,兼具流通及徵集資料功用。
  1978年,IBM取得DOBIS及LIBIS的版權,命名為IBM DOBIS/LIBIS,並於當年正式發行OS版(Release 1.1)。DOBIS包括多特蒙大學所發展的查尋及編目功能,LIBIS則包括魯汶大學所發展的整批作業、流通、徵集資料等功能。1981年IBM增加發行DOBIS/LIBIS的DOS版(Release 1.2)。1983年又加入位於西德司圖(Boolean Search),而發行DOS/VSE及OS/VS兩種版本各(Stuttgart)的IBM DOBIS/LIBIS中心所發展的叢刊控制、布林邏輯查尋(Release 1.3)。1985年,加上電子郵件、線上公用目錄查尋、暫存書目等功能之DOS/VSE、OS/VS及VSE版(Release 1.4),更符合圖書館作業的需要。
  DOBIS/LIBIS的設計可由單一個圖書館使用,也可供數個圖書館共同使用;這種網路系統的結構,共分為兩個層次:一為系統檔,二為各館檔。以DOBIS/LIBIS之書目資料庫而言,共有10種索引檔可供查尋;另有5種索引檔供各館作業需要而設。
  DOBIS/LIBIS的程式大部分係以PL/1所寫,少部分採用Assembly語言,對於各館個別化需求的數據,盡量採用代碼表的方式記載,如各館的借閱規則或罰款規定不一,只要修改代碼表即可,無須牽動程式。
  DOBIS/LIBIS在設計之初係以下列為目標:
  (一)設計圖書館整體作業管理系統;
  (二)避免各部門之間工作重複;
  (三)可轉用書目中心現成的書目磁帶;
  (四)提供使用者方便而有效的查尋工具;
  (五)容易學習利用,以增加資料獲取率;
  (六)減少個人具備系統技巧之需要,以便館員及讀者直接利用;
  (七)能夠達到權威檔(Authority File)的控制。
  為達成上述目標,DOBIS/LIBIS總括圖書館所有的作業,如:徵集資料、編目、流通、期刊控制、查尋及資訊檢索等功能,堪稱為整體性的圖書館作業系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DOBIS/LIBIS圖書館資訊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