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摩頂至足 - 教育百科
ˊ
ˇ
ˋ
ˊ
  • 漢語拼音 mó dǐng zhì z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ó dǐng zhì zú
解釋:
比喻不辭勞苦,捨己助人。南朝梁.吳均〈行路難〉五首之二:「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南朝陳.沈炯〈為王僧辯與陳武帝盟文〉:「湘東王臣諱泣血銜哀之寄,摩頂至足之恩,世受先朝之德,身當將帥之任。」也作「摩頂放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摩頂至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猶「摩頂放踵」。見「摩頂放踵」條。01.南朝梁.吳均〈行路難〉詩五首之二:「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02.唐.薛登〈論選舉疏〉:「上啟陳詩,惟希咳唾之澤;摩頂至足,冀荷提攜之恩。」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典源: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1)兼愛(2),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2)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書證:
01.南朝梁.吳均〈行路難〉詩五首之二:「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02.唐.薛登〈論選舉疏〉:「上啟陳詩,惟希咳唾之澤;摩頂至足,冀荷提攜之恩。」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摩頂至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