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態度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ài d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態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ài dù |
解釋:
1.人的狀貌舉止。如:「他的態度從容,一副很鎮定的樣子。」 2.對事情採取的主張或立場。如:「對於這件事,他尚未表明態度,先不要下定論。」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態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ttitude |
作者: | 鄭芬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態度是指個人對四周環境的人、事、物所秉持一種相當持久而一致的行為表現。由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態度主要包括三個重要成分: 1.認知的成分,是對事物的了解認識或信念;主要是知識的、理性的層面。 2.情感的成分,是對事物的情感,歡喜或愛惡的程度;屬於情感的、感性的一面。 3.行為的成分,表現於外顯行為的部分;屬於實際的具體行動。 態度含有個人的價值與道德判斷在內,是人格的一部分,不容易測量;而態度的三種成分也未必前後一致。因社會環境的期許或家庭教養的影響,個人內在所持的態度不一定真正表現出來,往往會用社會能接受的方式表現。另一種內外不一致的原因是:個人正在面臨某些衝突或困擾,於是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 學者普遍認為態度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透過操作制約、模仿、楷模學習等社會化歷程,加上有意的社會增強,逐漸學習而形成。例如學童通常對老師持尊敬的態度、對作奸犯科則持貶抑的態度,都是由學習而來的。 至於態度的測量方法,通常有下列幾種: 1.觀察法:由日常行為表現觀察。 2.晤談法:由結構式或半結構式的訪談來了解。 3.自陳量表法:可用李克特式、語意差別法、項目檢核表、或開放性答題方式,來讓受試者填答,以了解其所持態度,這類量表通常有效度量表(或測謊量表),來檢查受試者是否用心作答。 在學校方面,常用學習態度量表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困擾和了解師生的態度與意見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態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態度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態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hāi-tōo
|
又音: | thài-tōo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態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