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潮州弦詩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渝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潮州弦詩樂是民間音樂演出的一種組合與形式。潮州音樂本指廣東潮、汕一帶的音樂及其演出形式。可分為廣場與室內樂兩大類。室內樂則包括潮州廟堂音樂、潮州笛套古樂、潮州細樂,潮州弦詩樂即其中的一類。
  潮州音樂演奏所用的樂器,最常見的有二弦與嗩吶。二弦的弓長,所拉奏的聲音抑揚頓挫皆做得到。弦詩樂就是以二弦領奏,捨鑼鼓而以板控制節奏。弦詩樂主要在演奏古樂詩的樂譜。
  由於潮州弦詩樂所用的樂器可多可少,形式上靈活多變。除了二弦之外,最常用的還有二胡、揚琴、琵琶、秦琴,間也使用嗩吶、木魚、小鼓、笛子。曲式則大多為有頭板、二板、三板、尾聲的整套曲式,端視快板曲或慢板曲而定。由於二弦弓長,演出時可用許多持弓拉奏的技巧。最著名的潮州弦詩樂有十大套,每套指具有六十八板完整的曲子 ,如〔小桃紅〕、〔月兒高〕、〔平沙落雁〕、〔玉連環〕、〔昭君怨〕,〔寒鴉戲水〕、〔錦上添花〕、〔鳳求凰〕、〔薰風曲〕、〔黃鸝詞〕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潮州弦詩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