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現代舞蹈 - 教育百科
後 | |
現 | |
代 | |
舞 | |
蹈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ostmodern Dance |
作者: | 張中煖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後現代舞蹈一詞之產生,應可歸功於美國舞蹈家瑞娜(Yvonne Rainer),她為了與當時的現代舞作區隔,首先明確指稱出後現代舞蹈,並首見於美國《戲劇評論》探討後現代主題的文獻資料中。所謂的後現代舞蹈,其精神與態度主要是對講究邏輯線性發展、注重嚴謹形式、強調理智理性之現代舞的反動、反叛及顛覆,故後現代舞蹈呈現多元面貌,很難歸納、定義,但一般而言,後現代舞蹈家較喜以遊戲、反諷的手法,來突顯其與現代舞的「一本正經」「追求典範」之差異。以瑞娜為首包括布朗(Trisha Brown)、高登(David Gordon)、派克斯頓(Steve Paxton)等人在內,於一九六○年代初,接受了鄧恩(Robert Dunn)編舞課的啟發與帶領,在紐約傑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開始發表實驗性作品,並以其為根據地,結合各類藝術人才共同創作演出,將當時音樂、美術領域之即興、偶發、機率等藝術觀念引入舞蹈的具體實踐之中,是後現代舞蹈的起源,也形成後現代舞蹈不刻意營造、回歸日常生活、崇尚自然極簡、著重過程經驗、企圖打破「藝術」與「生活」關係界線的美學觀。有關後現代舞蹈,班斯(Sally Banes)的著作《Terpsichore in Sneakers: Post-Modern Dance》(1987)從脫離、分析、隱喻和玄學、內容復興等四個時期作劃分介紹,頗值得參閱。如今儘管舞蹈家對自己的歸屬認同見仁見智,但後現代舞蹈一詞確實已經廣泛運用於舞蹈界,且在世界各個角落永遠存在不斷探索實驗、尋找新的語彙、新的可能性的舞蹈人。 |
|
參照: Taryn Benbow-Pfalzgraf & Glynis Benbow-Niemi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Modern Dance》1998.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現代舞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