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儡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ㄎㄨㄟˇㄌㄟˇ:A>ㄊㄡˊㄅㄨˋㄏㄢˋㄙˋㄅㄤˇㄧㄡˇㄕㄥˊㄒㄧㄢˋㄧㄡˊㄖㄣˊㄘㄠㄎㄨㄥˋㄧㄢˇㄒㄧˋ˙ㄉㄜㄨㄢˊㄡˇㄖㄨˊ:「ㄎㄨㄟˇㄌㄟˇㄒㄧˋ」。B>ㄅㄧˇㄩˋㄨˊㄗˋㄓㄨˇㄑㄩㄢˊㄦˊㄕㄡˋㄖㄣˊㄘㄠㄗㄨㄥˋ˙ㄉㄜㄖㄣˊㄏㄨㄛˋㄗㄨˇㄖㄨˊ:「ㄊㄚㄅㄧㄠˇㄇㄧㄢˋㄕㄤˋㄕˋ˙ㄍㄜㄏㄣˇㄧㄡˇㄑㄩㄢˊㄨㄟ˙ㄉㄜㄐㄩㄣㄓㄨˇㄉㄢˋㄕˊㄐㄧˋㄕㄤˋㄓˇㄕˋ˙ㄍㄜㄎㄨㄟˇㄌㄟˇㄅㄚˋ˙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儡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ěi
解釋:
  1. →傀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ěi
解釋:
[形]
1.敗壞、損毀。唐.劉禹錫〈猶子蔚適越誡〉:「若知彞器乎!……苟措非其所,一有毫髮之傷,儡然與破甑為伍矣。」
2.清瘦、憔悴。《文選.潘岳.寡婦賦》:「容貌儡以頓悴兮,左右悽其相慜。」
[名]
參見「傀儡」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敗壞、損毀。如:「儡然」、「儡亡」。《說文解字.人部》:「儡,相敗也。」晉.潘岳〈西征賦〉:「寮位儡其隆替,名節漼以隳落。」唐.劉禹錫〈猶子蔚適越誡〉:「若知彝器乎!……苟措非其所,一有毫髮之傷,儡然與破甑為伍矣。」

2.疲困、憔悴。《淮南子.俶真》:「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世,然而不免於儡,身猶不能行也,又況所教乎?」晉.潘岳〈寡婦賦〉:「容貌儡以頓顇兮,左右悽其相慜。」

3.「傀儡」:

⑴木、土作成之戲偶。《通俗常言疏證.戲玩.提戲》引《西河詞話》:「杖頭傀儡,俗謂之捏腳摳;懸絲傀儡,俗謂之提線摳,按即今之提戲是也。」

⑵比喻徒具形式,受人所控之事物。《朱子全書.卷一.學一.總論為學之方》:「今於古人所以下學之序,則以為近於傀儡而鄙厭之。」

注音: ㄌㄟ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